6月中旬,神舟九號飛船將攜3名航天員發(fā)射升空。記者探訪航天員食品特供基地時,負責人介紹了航天員所喝牛奶產出的程序。奶牛被隔離后會有一個月的休藥期,目的是讓奶牛把體內的藥物成分充分分解排掉。為確保零污染,該基地禁止任何陌生人進入。(6月13日《新京報》)媒體建議食品監(jiān)管向“航天標準”看齊
食品監(jiān)管能否也向“航天標準”看齊
如果讓老百姓普遍來享用特供食品,顯然是享用不起的,因為生產成本很高。但是,食品監(jiān)管力度向特供食品看齊,應該是個努力方向
由于要在一個特殊空間內過上一段太空生活,因此,航天員食品保障要求很高,必須做到無污染、無公害且營養(yǎng)合理,才能保證航天員健康和飛天成功。相信各國航天員都會享受特供食品。而且,我國航天員平時食用的大概也是特供食品,因為此前就有很多生產商的廣告宣稱自己的產品是“中國航天員專用×××”。
看到航天員特供牛奶、豬肉、魚等食品的生產過程之后,筆者注意到很多網友在表達羨慕的同時,也把這種特供食品與市場上的問題食品進行比較,強烈的反差再度讓很多人對食品監(jiān)管現(xiàn)狀表達憂慮。比如,特供牛奶的奶牛有一個月的休藥期,似乎反證普通消費者食用的牛奶中含有一定的藥物成分。
在筆者看來,盡管市場上銷售的食品不可能與特供食品是同一個安全標準,但食品市場監(jiān)管力度能否向特供食品看齊,值得考慮。例如,從選種、養(yǎng)殖到餐桌,能否也經過無數道檢測程序,能否都有防疫部門人員在場檢測?如果按照特供食品的監(jiān)管力度來保障消費者餐桌安全,相信沒有這么多的問題食品出現(xiàn)。
如果讓老百姓普遍來享用特供食品,顯然是享用不起的,因為生產成本很高,而老百姓收入卻不高。但是,食品市場的監(jiān)管力度向特供食品看齊,做起來似乎不是很難,只要檢測標準不是“全球最低”,只要腿勤快一點,監(jiān)管公開公正一點,我國食品安全水平在目前的基礎上將會提高不少。
看到航天員食品的生產程序,相信很多人會問不少問題,比如說,消費者喝的牛奶有沒有休藥期,奶牛養(yǎng)殖基地是否禁止陌生人進入?消費者食用的豬肉能否確保從源頭上就不接受農藥等任何污染?或者說,能否像揭秘航天員特供食品一樣,把消費者食用的日常食品的生產程序和監(jiān)管程序也一一揭秘出來?
眾所周知,我國有牛奶等行業(yè)標準,但行業(yè)標準與航天員、運動員特供食品的標準有多大差距,能否逐漸消除這樣的差距?公眾同樣很關心。更重要的是,在公開的行業(yè)標準、部門標準、國家標準之外,還有多少特殊標準、內部標準,這樣的標準能否公開,并被借鑒到國家統(tǒng)一標準中?值得思考。
在食品問題頻發(fā)的今天,筆者以為,“特供”不僅需要透明,而且還應該擴大,這樣的“特供”生產和監(jiān)管程序應該借鑒到日常食品中。
惠銘生:我們原本不用羨慕航天員的“特供食品”
專供奶牛隔離休養(yǎng),而且多半吃天然野草;精選仔豬只吃自己產的玉米和麩皮;吃的鯉魚、草魚、鰱魚等完全是自然生長、不投放任何飼料的……看看航天員的這些“特供食品”,可謂羨煞所有的國人!
或許,我們要吃上類似環(huán)保、綠色的“特供食品”,是可望不可即的事。但是,對于今天的“特供食品”,筆者深不以為然,為何?因為早在二三十年前,我以及那個時代的人們,原本就天然享受著航天員的“待遇”。
筆者1970年出生在沂蒙山區(qū)。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我們那嘎子,農民種地種菜,用的是土肥,基本不用化肥農藥;養(yǎng)豬喂的是花生餅、地瓜干和麩皮;各家各戶的雞是散養(yǎng)的,就在村前村后的莊稼地里刨食吃;村子里的水塘、小河清澈見底,魚蝦成群;鴨子放養(yǎng)在小河里,自己抓小魚小蝦和蝌蚪吃;人渴了,在河邊的沙灘上,用手扒兩下,坑里就會滲出清冽的“泉水”……那時那地,我,以及那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