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實際去做項目的時候,當我們沒有權力的時候,通常要去做幾件事情,就是我們所說的六步法。第一識別利益相關方、識別環(huán)境,第二識別項目目標,第三搭建項目受控環(huán)境,第四定義項目的評價指標,第五培訓被改變的人。這最后的一個步驟呢,就是平衡。
如果當我們把前面那幾步做到了之后,接下來其實就是項目經(jīng)理要無處不在要鍛煉的一件事兒,就是咱說的這個平衡。這一點跟咱們國家的道家思想很像,跟咱們國家文化很像,咱們國家呢,是一種“中庸”的文化。因為咱們這國家叫中國,這個中是咱們認為最重要的一件事兒。這個中其實這個背后就是平衡。這項目管理呢,還特別適合“中庸”文化,所以我一直認為當項目經(jīng)理就必須得特別擅長維持項目的平衡,這里的平衡還有很多種。
領導跟員工之間他必有矛盾,所以項目經(jīng)理得平衡上下之間的平衡。這不同職能部門呢,因為它本身的這個考核指標就不一樣,所以項目經(jīng)理得平衡他們之間的平衡。我們說項目管理的鐵三角之間它有沖突,得維持它們之間的平衡。這項目呢,它必然有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這之間資源怎么分配也得平衡??蛻舾讨g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客戶當然希望供應商是少拿錢多干活,供應商一定希望是說客戶多出錢自個兒少干活,這之間也有沖突,項目經(jīng)理也得考慮平衡。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性格之間得有人去平衡,否則一見面就打起來了,互相誰看誰也不順眼,那項目就沒法開展了。所以項目經(jīng)理他就必須得鍛煉一個,能夠在各種不同的目標跟相關方之間建立平衡的能力,而且這件事兒呢,還老得干,整個項目的過程得一直維持著平衡,這也是項目經(jīng)理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步驟。
所以我們認為項目經(jīng)理要想在微權力的環(huán)境下管好項目,他其實這六個步驟他都得修煉,而且每次做一個項目的時候,他都得把這六個步驟走一遍。這事兒不容易,很難,必須通過大量的實踐,但是如果真的大家能練好,那所有人都能達到彼得·德魯克所講的這個境界。
這是個什么狀態(tài)呢,我自己認為這是一個本能的狀態(tài)。這個本能的概念就是說,你會把它變成自己一種本能的行為,只要接到了一個項目,本能的就按照套路走,不管是什么類型的項目,我全都按照一個相同的套路,他其實也能去解決這些問題。
所以對各位項目經(jīng)理或者是從事項目管理的相關人士的期望,其實大家一定要把項目管理這件事兒,它不僅僅停留在知識層面或思考的層面。我們要把這些知識轉(zhuǎn)換成我們的習慣,由習慣轉(zhuǎn)換成我們的本能,當我們把它變成本能的時候,這個時候大家才能把項目管理發(fā)揮出一個最大的效益。
本期的系列文章主要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這些內(nèi)容,然后這些事兒呢,雖然分享起來比較容易,但其實做到真的挺難的。我也是王陽明的崇拜者,大家熟知的我們的這個國學大師。“知行合一”一直我自己也在修煉,同時也一直在鼓勵其他的人去做到這一點,所以其實很希望大家能夠在項目管理的路上呢,早日也做到“知行合一”。既要學習又要實踐,然后把這兩個東西來回的反復,這樣才有機會真正的是說做到“知行合一”的這一點。
1)問題:相對于PMP而言,PRINCE2對于風險管理有什么優(yōu)勢?
肖楊老師:我是這么理解的,其實這個風險管理不管對PMP還是PRINCE2,它其實沒有特別大的區(qū)別。因為風險管理本身其實是一門管理學科。PRINCE2里邊對風險管理,它比較好的一個特點是它比較強調(diào)首先大家得先明白什么叫風險。很多的時候呢,大家其實風險管理管不好的原因是因為從一開始就沒有能夠很好的去描述一個風險,而且風險管理的最后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