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在房地產行業(yè)吃過的苦頭,兒子張量要重新吃一遍。
實地集團商票兌付風波已延續(xù)3個月,似乎還沒有停歇的跡象,這既是對公司信用的考量,更是對資金鏈的考驗。
上月底,富力地產已公開與實地集團撇清關系。這一次,張量要獨挑這份重擔了。
商票兌付余震
實地集團自5月肇始的商票兌付風波,似乎遠遠沒到完全平息的時候。
就在8月2日,有媒體曝出部分持票人再次到實地集團總部維權的消息。算起來,這已經是5月以來商票持票人及供應商第三次登門索債。
風波的起因,是公司子公司惠州現代城向山西富興盛開具的商票,因后者涉嫌詐騙,支付被迫暫緩。
根據公司官網披露,上述涉及未兌付款項為5700萬元,公司5月8日公告稱這筆款項已全額兌付。
這只是公司債務的冰山一角,根據此前多家媒體報道,實地集團在5月至7月多筆票據到期,涉及金額究竟多少,暫時還是個謎團。
根據上海票交所數據,截至7月1日,自融商票中僅惠州現代城未結清的票據量達7.2億元。
兌付風波愈演愈烈,甚至波及到富力地產。
7月27日,富力地產(02777.HK)公告公開撇清與實地集團的關系,但其聯席董事長兼總裁張力與實地集團實控人張量的父子關系,導致中小投資者用腳投票,公司遭遇股債雙殺。
不少供應商和商票持票人將目光轉向富力地產及張力,畢竟,張力對兒子早有幫助。
據網易清流數據,2017年,張力曾為實地集團墊款9億元;2017年、2018年,張力、張量還共同擔保3筆借款,合計78.95億元。
然而,富力地產早就自身難保,盡管在去年通過減緩拿地、出售資產等方式削減債務,在當年底還是踩到三道紅線,且1年內須償還債務638.92億元。
截至7月底,穆迪對中國房企評級展望負面的超過10家,其中就有富力地產。
實地集團的債務危機出現早有端倪。其去年向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披露,2019年凈負債率已達225%,借款成本高達21.73億元,當期公司總收入83.24億元,股東應占利潤7.27億元。
2020年11月,實地集團向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超過6個月未獲批而失效,上市折戟。
房二代
張量原本可以像朱桔榕、楊惠妍一樣,在父輩企業(yè)中摸爬滾打爬上高層,他沒有接受這種“安排”,而是和王思聰、陳思銘一樣另起爐灶。
王思聰靠著王健林的5億創(chuàng)始資金,專注投資領域;陳思銘創(chuàng)立的景業(yè)名邦(02231.HK)2019年底登陸港股;張量創(chuàng)立實地集團,專注智慧人居領域。
張量從2003年開始的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一直圍繞著富力地產,其創(chuàng)辦的狙房網,與背后富力地產各地的樓盤資源不無關系。相比狙房網曇花一現,恒量建設則是張量創(chuàng)立的數十家企業(yè)中活的最好一家。
恒量建設主營業(yè)務是機電設施、電力設備、工程施工和室內外裝修裝飾等,作為富力地產的重要合作承建商,恒量建設先后承接了富力地產多個住宅小區(qū)和甲級寫字樓的建造和裝修業(yè)務。
給富力地產做配套,張量仍不滿足。2006年,實地集團成立,張量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