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空子,那企業(yè)就會充分地用足它。多數行業(yè)建立的建筑工程招投標評標專家?guī)斓娜藛T還是業(yè)內人員組成的,這個縫隙,不但給串標等違法現象以可乘之機,而且加大了依法查處和打擊的難度。
隱憂,隱憂,隱憂催生了串標?
現行的招投標市場運作行為浪費了企業(yè)多少資源
溫州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潘安平教授,在剖析我國市政工程領域中標金額最大、收取“好處費”最多的串標案時指出,招投標市場引入競爭機制,打破了地區(qū)保護和行業(yè)封鎖,通過發(fā)布招標信息,進行資格預審來促進業(yè)主和施工單位之間的相互了解,溝通信息,并盡可能通過資格預審來確定質量水平達到相當要求的單位參與投標,從而部分消除投標單位的施工質量差別。通過招投標可以使建筑市場的競爭更加充分,更趨近于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在招投標中,引入價格機制,有利于建立建筑產品的定價制度,發(fā)揮價格機制在建筑市場中的基礎性的調節(jié)作用,達到優(yōu)化配置資源,提高資源使用效率的目的。
潘教授認為,在買方市場條件下,競爭會促使施工單位引進新技術,消化和吸收新工藝,不斷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施工質量,降低成本,從而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競爭促使優(yōu)勝劣汰,使資源向那些能產生較大效益的生產者手中集中,有利于提高資源效率,降低成本。在買賣雙方比例嚴重失調的情況下,則會產生過度競爭,造成低價搶標,損害資源總效率的現象。建筑招投標市場出現的串標現象正好說明了這一點。
他撰文指出,當前,有些人認為,只有公開招標才是最科學合理的,議標就有問題。不論建筑工程的性質和項目規(guī)模大小,一律強調公開招標。在有的地區(qū),一個小小的工程就有幾十家公司去投標。公開招標雖有很多優(yōu)點,但存在周期長、成本高等問題,加大了無謂的開支,使招投標的社會成本增大。造成投標資源嚴重浪費,加大了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的不必要成本。
在一般情況下,施工單位參與投標的項目都是從勘測設計或立項就開始跟蹤,與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建立關系,跟蹤的時間短則幾個月,長的甚至幾年,然后從網上獲取招標信息,著手準備資格預審資料,參加投標報名,到購買標書,進行現場和市場調查,組織編制文件。參與投標中能中標的施工單位往往是幾十家或上百家之中的一家,未中標的單位一切工作都付之東流。每個投標人(承包商)都要交付投標費用,包括正常投標費用和隱形開支,但中標的卻只有一家。如果幾十家承包商的開支之和大于投資節(jié)省效益,則提高了社會總成本,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此種制度設計就不夠合理。有的企業(yè)每年參與上百個項目投標,卻中不了幾個標,這樣的企業(yè)又有什么效益可言。
業(yè)主究竟為什么而招標
采訪中記者發(fā)現,建筑市場頻發(fā)的“串標”現象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不安,近七成的采訪對象反問道:你覺得我國的招投標市場現行制度設計是否出現了問題?政府制定建筑工程招標投標的目的是什么?建設單位究竟為什么而招標?
合理的低價中標制度是國際上通行的慣例,它是建立在遵循經濟規(guī)律、自然規(guī)律和科學規(guī)律基礎上的一種科學制度,通過合理的低價中標制度,擇優(yōu)選擇施工隊伍,有效降低工程造價,防止企業(yè)間的惡性競爭、切實保障投資人的資金運行安全和建筑工程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世紀90年代,招標投標機制引入我國之后,逐漸發(fā)生了實質性的改變,不少人片面地認為,招投標制度就是要降低工程造價,選擇最低報價企業(yè)中標。其實,這種認識是危險和錯誤的,建筑工程不是一次消費品,作為一種特殊的耐用消費品,它具有在一定時間內不可替代性的特點,一旦建成交付使用,有效使用時間至少在50年以上,有的在100年以上,有人形容選擇最低價格作為選擇施工隊伍的惟一理由是在玩火。從建筑產品的性
項目經理勝任力免費測評PMQ上線啦!快來測測你排多少名吧~
http://m.opto-elec.com.cn/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