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風險的情況幾乎不存在。就技術風險而言,即使相當成熟的技術也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即風險。
(2)回避風險的同時也失去了從風險中獲益的可能性。例如,在涉外工程中,由于缺乏有關外匯市場的知識和信息,為避免承擔由此帶來的經濟風險,決策者決定選擇本國貨幣作為結算貨幣,從而也就失去了從匯率變化中獲益的可能性。
(3)回避風險可能不實際或不可能。從國際承包商的角度,投標總是有風險的,但決不會為了回避風險而不參加任何國際工程的投標。我們不得不承認,風險回避是一種必要的,有時是最佳的對策,但也是一種消極的風險應對策略。
損失控制
損失控制是降低或消除損失發(fā)生的概率,降低損失嚴重性或遏制損失的進
一步發(fā)展,使損失最小化。它是一種主動、積極的風險對策。損失控制必須以一定量風險評價結果和風險清單為依據(jù),才能確保損失控制措施具有針對性。損失控制措施的選擇也應當進行多方案的技術經濟分析和比較,并應當形成一個周密、完整的計劃系統(tǒng)。就國際工程的施工而言,該計劃系統(tǒng)由預防計劃、災難計劃和應急計劃組成。
(1)預防計劃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損失發(fā)生的概率,具體措施最多,包括:組織措施、管理措施、合同措施、技術措施。例如:明確各部門和人員的安全分工,設立警衛(wèi)人員,建立相應的風險預警工作制度和會議制度。采用風險分隔措施和風險分散措施。如在現(xiàn)場將易發(fā)生火災的木工加工場盡可能遠離現(xiàn)場辦公用房位置。在治安不良的國家,承包商營房應有隔離區(qū),有徹夜照明燈。在涉外工程結算中采用多種貨幣組合的方式付款。分散匯率風險。注意盡量讓分包商開具履約保函、付款不能太快。技術措施如地基加固,周圍建筑物防護等。
(2)災難計劃是一組事先編制好的、目的明確的工作程序和具體措施,為現(xiàn)場人員提供明確的行動指南,使其在各種嚴重的、惡性的緊急事件發(fā)生后,不至于驚慌失措,也不需要臨時討論研究應對措施,可以做到從容不迫,及時妥善地處理,從而減少人員傷亡以及財產和經濟損失。
具體包括:
①工程所在國發(fā)生戰(zhàn)爭、動亂,承包商人員配合使館人員安全撤離現(xiàn)場;
②援救及處理工程現(xiàn)場的傷亡人員;
③控制資產及環(huán)境損害的進一步發(fā)展,如海洋漏油、煤氣管道泄露等。
(3)應急計劃是在風險損失基本確定后的處理計劃,其主要工作是在嚴重風險事件發(fā)生后,使工程盡快全面恢復,并減少進一步損失,使其影晌程度減至最少。國際工程中應急計劃包括:調整整個國際工程的施工進度計劃,調整材料、設備的采購計劃,并及時與材料、設備供應商聯(lián)系,必要時,可能要簽補充協(xié)議;準備保險索賠依據(jù),確定保險索賠的額度,起草保險索賠報告;全面審查可使用資金情況、調整籌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