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需求瞬息萬變,如何加速產品的更新?lián)Q代與之相適應?有以下十策資選用:
開拓性策略 即以強有力的研究舉措推動新產品盡快投產,以高技術、低成本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美國“十佳企業(yè)”之一的惠普電子公司設有寵大研究機制,每年以銷售額的8—10 %的研制費用從事新產品開發(fā)研制,使其售出的產品中約有60%的新產品,從而獲得豐厚利潤。固然,實施開拓性策略費用大,風險大,但成功后卻能帶來巨額收益。
粘貼性策略 即指繞開開發(fā)環(huán)節(jié),對市場上出現的新產品即進行仿造并加以改進,生產出質量更好的產品。為此應及時掌握同行的研究動向與最新成果,并擁有特別強的新產品剖析與仿制能力。日本的甲公司中在乙公司將錄相機首次推向市場后,立即組織力量加以仿制和改進,很快生產出一種放映時間更長、結構更緊湊、價格低10—15%的錄相機,以這種投入小、風險小、省時省力的辦法,后來居上。
引進消化策略 就是對引進國外的新產品、新設備進行全面剖析,掌握其技術關鍵,然后從國情、廠情出發(fā),進行再創(chuàng)造,研究出具有自己特點的新產品的。日本的鋼鐵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都是在引進基礎上綜合提高,形成自己特色的技術的。目前世界各國的新技術與新產品中,約有70%是靠引消化策略而取得的。
系列化策略 即在某種優(yōu)勢產品的基礎上,進行橫向或縱向系列開發(fā),從而生產出不同類型、不同規(guī)格、不同檔次、不同用途的系列產品,以制造釘書器聞名的日本馬庫斯公司,它所開發(fā)的系列產品有手動式打捆機、自動式打釘機、農用打釘機、波紋低板箱釘箱機等。這樣做,即可節(jié)省開發(fā)研究費,又無需去購建新的生產設備或裝置。
多功能化策略 它以一種產品為基礎,把其他功能疊加其上;成把不同功能的產品有機地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出新的技術產品。哈爾濱磁化器廠生產的H型強磁化杯,既可當普遍水杯使用,又能用于預防、 治療尿道結石、膽結石、高血壓、牙周炎等,頗適用,深受顧客歡迎。
缺點法策略 即針對產品的缺點,找出解決的方法,生產出更完善的產品。50年代日本人鬼冢八即,發(fā)現當時籃球鞋的缺點:容易打滑,影響投籃的準確性,并從錢魷魚觸足長著吸盤上得到啟發(fā),把籃球鞋的平底改為凹底,從而大獲成功,一舉成名。
出奇制勝策略 就是滿足消費者好奇心,用新穎別致的產品贏得顧客。有位日本商人,根據魔術原理,生產出一種“魔術錢包”,裝入硬幣后再打開時能變成紙幣。其實,它沒有什么奧秘。只是加了幾個夾層而已,用途雖不大,但有迷人魅力,銷路奇好。
發(fā)小明策略 就是廣泛聽取消者的意見和建議,采用消費者在使用產品時悟出的小發(fā)明,生產出新產品。日本人家庭中喜歡用帶凹格的地板,但這種地板凹格里的灰糲用普通刷子刷不干凈。有位家庭主婦從貓、狗的舌頭可以舔凈盤碟受到啟發(fā),發(fā)明一種新型刷子——在刷毛下面墊上一層海綿,即可起到舌頭的作用。廠家采用這項發(fā)明后,產品銷路大增。
捷足無登策略 就是在市場預測準、方案決策快的基礎上,集中技術力量,以極高的工作效率,搶的別的廠家之前,研制生產出質優(yōu)價廉的新產品占領市場。
橫向聯(lián)合策略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fā)展,許多產品集機械、電子、化學、生物工程等科學原理與技術要求于一身,它的有效開發(fā)不是單個企業(yè)能獨立進行的,必須進行企業(yè)間、行業(yè)間、地區(qū)間以及科研院校與生產企業(yè)間的橫向合作,充分發(fā)揮各自的技術優(yōu)勢和資金優(yōu)勢方能取勝。我國不少高、精尖新產品都是這樣開發(fā)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