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風險及可行性分析的基礎。為了避免項目在運行階段可能造成的阻礙,也為了避免對項目的盲目投資和進度的失控,我們設定了分階段對新項目運行過程放行的措施,那么我們財務又運用了哪些方法對其風險進行說明呢?
3.1 盈虧平衡點分析
盈虧平衡點又稱零利潤點、保本點、盈虧臨界點、損益分歧點、收益轉折點。通常是指全部銷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時(銷售收入線與總成本線的交點,圖示如下)的產量。以盈虧平衡點的界限,當銷售收入高于盈虧平衡點時企業(yè)盈利,反之,企業(yè)就虧損。盈虧平衡點可以用銷售量來表示,即盈虧平衡點的銷售量;也可以用銷售額來表示,即盈虧平衡點的銷售額。
一個簡單的盈虧平衡點結構圖。橫軸代表產量,縱軸代表銷售額或成本。假定銷售額與銷售量成正比,那么銷售線是一條起于原點的直線??偝杀揪€在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一點與縱軸相交,且隨著銷售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地表現為增長趨勢。高于盈虧平衡點時,利潤與銷售額之比隨每一售出的產品而增加。這是因為貢獻呈一固定比率,而分攤固定成本的基礎卻擴大了。
假定利潤為零,利潤為目標利潤時,先分別測算原材料保本采購價格和保利采購價格;再分別測算產品保本銷售價格和保利銷售價格。相關公式為:
按實物單位計算:盈虧平衡點=固定成本/(單位產品銷售收入-單位產品變動成本)
按金額計算:盈虧平衡點=固定成本/(1-變動成本/銷售收入)=固定成本/貢獻毛益率。
盈虧平衡點分析利用成本的固定性質如可變性質來確定獲利所必需的產量范圍。如果我們能夠將全部成本劃分為兩類:一類隨產量而變化,另一類不隨產量而變化,就可以計算出給定產量的單位平均總成本。半可變成本能夠分解為一固定成本和一可變成本。但是,對不同的產量平均固定成本時,單位成本的固定成本是不相同的,因而這種單位產品平均成本的概念,只對那個所計算的產量值是正確的。因此從概念上來看,將固定成本看作成本匯集總額是有益的,此匯集總額在扣除可變成本之后,必須被純收入所補償,這種經營才能產生利潤,如果扣除可變成本之后的純收入剛好等于固定成本的匯集總額,那么這一點或是這樣的銷售水平稱為盈虧平衡點。精確地來說,正是因為在銷售進程的這一點上,總的純收入剛好補償了總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低于這一點就會發(fā)生虧損,而超過這一點就會產生利潤。對許多生產問題和全公司性的問題進行分析時,盈虧平衡點這個概念是極為重要的??墒牵幸稽c值得注意,我們對公司盈虧平衡“點”的最佳估計,在圖上實際上也只是一個相當大的包括該點本身的“斑塊”。這是因為要獲取關于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比率的精確數據,實在是具有內在的困難,同時也由于日常管理決策常常改變盈虧平衡點。在多產品綜合性的企業(yè)中,數字的意義變得粗略而模糊不清,因而所得出的關于固定成本、可變成本、產量等項目的粗略數字使許多重要細節(jié)不是那么清晰,因此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即使存在嚴重的問題,但是看起來,整個公司的狀況還是可以接受的。這就要求我們財務人員應更為準確的提供各項目的盈虧平衡點信息。
根據設計成本信息(包括預計的固定成本、變動成本)以及目標銷售價格計算出盈虧平衡點(BEP),從而給出外部對該產品的需求所應該達到的最小值,并提供給我們的管理決策人員,比較根據目前市場信息所預測出的銷售量,是否達到了該最小值,如果沒有達到就看其改善及增加銷量的可能,以從銷售方面確定產品的風險。
3.2 投資回收期分析
投資回收期就是使累計的經濟效益等于最初的投資費用所需的時間,其中的最初投資代表期間的人力投資、設備投資、技術開發(fā)費用等等。投資回收期就是指通過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