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關注列表的行為,可能會讓讀者更加注意到一些平時并沒有頻繁點開的內容。
再來看下取消關注的原因,“不再喜歡推送內容”是首要原因,占65.9%?!安辉傧矚g推送的內容”原因也可能很多,可能是讀者偏好的轉移也可能是公眾號本身內容的變化。
其次是有更優(yōu)質公眾號替代(35.1%)。公眾號數(shù)量已經(jīng)超過1500萬,盡管細分垂直的公眾號在增加,但是很多領域同質化仍然嚴重。這意味著一部分讀者,特別是相對專業(yè)的閱讀者會不時篩選出更優(yōu)質的公眾號來關注而最大化閱讀效率。
因為每天推送條數(shù)過多而取消關注的讀者占24.1%,對他們而言,每天推送條數(shù)過多反而是種打擾。新榜的研究發(fā)現(xiàn),周末時段公眾賬號的活躍度降低推送量減少,而平均每篇內容會上升710次閱讀。是用更多推送條數(shù)來增加整體閱讀量還是聚焦少而精的推送,是公眾號運營者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有7%的讀者比較注重公眾號風格的一致性或在意特定的運營者,會因為公眾號運營者的變動而取關。
F. 公眾號離消費有多遠?
F1. 社群潛力不容忽視,消費行為中打賞文章滲透率最高
在公眾號讀者中有64.3%有過分享、轉發(fā)、互動和消費行為,這些主動讀者喜歡交互式的閱讀,他們積極反饋閱讀體驗,也為文章觸達更多受眾做出了貢獻。其余的35.7%的讀者是“被動讀者”,他們只貢獻閱讀量而并不會對內容進行二次傳播,也沒有消費行為。
細分主動讀者的行為,互動與傳播行為的滲透率明顯高于消費行為。轉發(fā)分享文章的滲透率最高,達81.3%,留言評論達38.7%。有17%的讀者會加入和公眾號有關的微信群,高出預期。這反映出了一部分讀者的深度參與訴求,也意味著依托社交應用微信,自媒體運營者可以構建粉絲社群,進一步增加讀者粘性和明確讀者需求,達到精準營銷的目的。除此以外,有效激活被動讀者也會為公眾號帶來更多效益。
消費的滲透率相比互動與傳播要低,打賞文章占13.7%。有意思的是,購買公眾號文章中推薦商品的讀者比購買公眾號電商鏈接中出現(xiàn)的商品的比率略高。訂閱公眾號付費會員的讀者占比最低,為2.5%。
F2. 公眾號關注渠道——朋友圈是關注公眾號的第一渠道
朋友圈是關注公眾號的第一渠道,有56%的讀者通過這種方式關注。朋友圈的內容可以看成一種熟人口碑推薦機制,一種無形的推薦,讀者會本能地更加關注熟人關注的內容。
公眾號文章中對其他公眾號的引流效果也十分明顯,有43%的讀者是通過這種方式關注新號的。32.1%的讀者會微信中搜索時添加新公眾號,比在網(wǎng)頁中搜索時添加的比例高出近10%。而相比之下,線下加關注的效果比較一般,占12.2%。
可見,公眾號運營者弱能鼓勵讀者將文章主動分享和有效利用大號的流量來為自己引流,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G. 最后,我們來看看公眾號對讀者而言有多重要?
當問及在獲取資訊的渠道中微信是第幾考慮的渠道時,有近20%的讀者認為是首選渠道,38.8%認為是第二渠道,17%認為是第三渠道。作為中國用戶數(shù)最多的移動社交應用,微信的流量入口可謂是自媒體的“兵家必爭之地”。微信公眾平臺的發(fā)展也讓這款應用不知不覺變成了中國手機網(wǎng)民重要的資訊應用。
有30.9%的被調查者除了微信不使用其他社交媒體應用。微信公眾號的讀者有三成多也使用微博和今日頭條等個性化閱讀資訊。社交和媒體二者是互相促進的。在消費者稀缺的注意力下,媒體社交化或許為自媒體運營者帶來新的商機。
H. 總結:對于自媒體運營的幾點啟示
在提供同領域優(yōu)質內容的前提下,增加原創(chuàng)文章的比重和精簡推送的條數(shù)。幫助注意力稀缺和碎片化閱讀的讀者做減法。
根據(jù)自身定位多渠道高效引流。鼓勵讀者主動分享文章但不要經(jīng)常綁架讀者這樣做(比如一定要分享到朋友圈獲得足夠多的贊數(shù)然后截圖才能獲取某些資源)。優(yōu)質內容的主動分享再加上讀者走心的評論是最好的廣告。
把握社群運營。社交和媒體二者是互相促進的。無論是以分享信息、優(yōu)惠為目的還是落地為線下活動,自媒體可以根據(jù)自身屬性組建社群來“圈粉”,形成高黏性的“粉絲經(jīng)濟”,與自媒體形成協(xié)同效應。
評價內容付費的可能性。盡管自媒體帶動的消費整體并不高但是具有很大潛力。內容豐富也意味著優(yōu)質內容總是相對稀缺的。微信公眾號已經(jīng)成為近六成人的首選或第二資訊獲取渠道,依托微信的社交功能公眾號還有潛力成為消費者獲取更多資源、更多價值的渠道。自媒體的內容付費,可以看作一種按需的資訊/資源定制化服務。